重视示例新题型 做好归纳和积累--古诗文专项复
日 期:2017-06-18 作者: 来源: 浏览次数:次
重视示例新题型 做好归纳和积累
——古诗文专项复习策略
湖北省特级教师、夷陵中学语文教研组长 万永翔
一、《考试大纲》及《补充说明》总览
二《补充说明》“古诗文阅读”具体解读
具体到古诗文阅读,国家《考试大纲》没有任何变化,对古诗文阅读考查的总要求是“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”,仍然分“理解”、“分析综合”和“鉴赏评价”三项共九个考点考查。这些考点都是近年高考古诗文阅读题必须覆盖到的,而我省《补充说明》同样也没有什么变化,同时鉴于我省平稳过渡的命题指导思想,在考点内容方面,我们不必有任何担心。根据《补充说明》命题指导思想的表述,可知文古诗文阅读在考点覆盖上,会紧扣《考试大纲》设题,基本上不会出现超纲的现象。 《补充说明》在“试卷结构”中为古诗文阅读赋分依旧约27分,题型仍然以选择题、文言翻译题和简答题为主。可以断定,文言文阅读仍然是3个选择题和1个翻译题选择题。文言实词考查(含词类活用、通假字、古今异义)、筛选信息或虚词用法考查、分析概括仍会各占一题,句式单独设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,一般还是会放在文言翻译中考查。翻译题极有可能仍是3句;该题综合性比较强,主要会考查重要文言实词、常见文言虚词、常见文言句式的落实,以及文意的贯通等。 考虑到“题型示例”中出现了几个文言画线断句题(辽宁卷和北京卷),因此,也不能忽视该题型。当然,如果出现断句题,文言翻译自然会减少为2句,因为古诗文阅读的赋分比例是一定的,不大可能变动。 至于“题型示例”中出现的上海文言文题型,师生们不必惊慌。虽说上海的题型简易而又能考出考生的真实能力,很符合新课改理念,但由于上海多年自主命题,形成了迥异于全国卷和其他地方卷的独特风格,要向上海卷学习并靠拢,不是那么容易的事,也不大符合我省今年平稳过渡的命题指导思想。出现上海文言题型的意义恐怕在于,暗示文言材料阅读难度可能有所降低但更重能力考查的命题走向。要知道,近几年,我省文言文材料是有相当阅读难度的,这也一直受到广大师生的诟病。 诗歌鉴赏仍然是2个小简答题,一个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,比如要求对形象、画面、典故、练字等作用或相关手法进行分析;一个考查对诗歌情感或突出艺术手法的把握。而且,根据湖北多年形成的命题传统,题目开口一般比较小,问题指向明确,其中一小题常常和课文相联系。所以对古诗鉴赏题目,广大师生大可放心! 既然涉及古诗文阅读的命题使用工具书为《辞源》(商务印书馆)和《古代汉语词典》(商务印书馆),那么,古诗文尤其是古文阅读复习备考遇到有疑问的字词时,教师一定要以这两本书为基本依据。学生最好备有《古代汉语词典》,复习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多翻翻该书,要特别注意相关字词义项后的例句。
三、复习备考策略
1、古文阅读指要 纵观近三年我省高考语文卷,我们发现,文言文阅读命题有着这样一些特点:①选文体裁相对稳定,都是人文散文,具有鲜明的人文性;②文章偏重于叙事和议论,兼及抒情性;③每篇文章六七百字,篇幅略微偏长,而且文章有一定的阅读难度;④题型、题量和考点覆盖稳定,都考查了理解实词、信息筛选、分析理解和翻译句子;⑤似乎偏好宋代文章,而宋代文章是尚理趣和好议论的。 据此,我们在复习备考时应该做好以下工作: 其一,进一步强化文言文阅读字词句理解的基本功。对120个常用文言实词(含词类活用、通假义)的基本意思、18个常用文言虚词的基本用法,以及常见文言句式和固定格式的意义和用法,都应牢固掌握。强化基本功有两个基本途径:一是复习已学过的课文,做好梳理归纳;二是搞好分段滚动式专题强化训练。复习课文梳理归纳时,态度要认真,就当是学习新课文,这样才能真正起到强化作用。专题强化训练应科学分段训练,重点内容可滚动训练,不能将所有内容集中在一起训练,那样会费时费力不讨好的。文言翻译除了专题训练外,要坚持不懈地做日常性训练,最后才能拿高分甚至满分。在断句方面,考生应该自己主动找一些短小浅易的文言名段,或由老师找一些文言名段,比如庄子、孟子、墨子、荀子、韩非子等人的文章,进行专门训练。 值得注意的是,我省高考对文言实词的考查,常常超出120个实词范围,因此,要注意积累一些120个文言实词之外的比较常用的实词,并特别注意培养自己根据语境推断实词词义的能力。 其二,在老师的指导下,有意识地选一些文体、风格、篇幅比较贴近高考选文的文言文,做些积累性阅读,理解透其中的字词句。阅读时一定要注意搞好知识迁移,将复习课文梳理归纳的和专题训练集中归纳的文言实词词义、文言虚词用法和文言特殊句式,用到阅读文章中,否则,课文复习和专题强化训练就起不了什么作用。考虑到近几年我省高考宋文选得较多,在积累性阅读时,可多关注一下唐文和清文,明文亦可适当关注。 其三,适度做一些高考真题和模拟题。做高考题时,不要为做题而做题,而要注意命题者出题的路子,还要注意根据答案探索答题技巧。做模拟题,应把重点放在对文意的理解和找答题感觉、力求答案精准上。 2、古诗鉴赏 我省古诗鉴赏题和文言文试题一样,命题一直趋于稳定,考查内容及命题风格笔者已在前文做过分析,此不赘言。倒是体裁及选诗朝代要引起我们的关注。近三年,我省古诗鉴赏带有明显的朝代偏嗜,所选均为宋朝诗词;体裁不是诗就是词——这也是古诗鉴赏命题主流,且以词为主。有鉴于此,今年高考,可能要更多关注唐诗、元曲,也要适当注意明清诗歌。 复习备考时,诗歌鉴赏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: 其一,以唐诗、宋词、元曲为主,积累一定数量的古诗名篇。特别注意其中名句、意象、练字、典故,以及突出的表现手法。 其二,搞好古诗分类鉴赏专题训练,比如写景抒情诗、咏物抒怀诗、怀古伤今诗等等,掌握其基本特点和答题规律。 其三,熟练掌握涉及古诗词鉴赏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,比如借景抒情(含情景交融)、托物言志、虚实相生以及常见的修辞手法等。当然这些一定要结合诗歌具体内容谈,不可泛泛而论。 最后,要适当训练一些问题见仁见智、答案开放多元的诗歌鉴赏题。对这类题目,要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,但要言之有理,持之有故,即有诗中依据,不可想当然。 (说明:此文发表于《楚天都市报》之高中版《帅作文》第10期-2011.3.9)